从 Running 到 Walking

最初,实际上不是想做一个叫 WalkingPad 的东西,至少也是 RunningPad,能跑的,又轻薄,又能折叠,光看概念和形态,甩目前同类产品几条街。不过很多事情,想法,说起来是一回事,坐起来又是一回事。

最初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准备快速大干一场,规划半年出样品,我们一直想着,能不能 3 个月出来,马上融资,尽快壮大。这期间的一次开会,小柯也加入了。加入之后从整个团队的设计方面讲,基本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现在看来,很多最初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后面的很多事情。实际上一开始的设计图里面对折叠并没有太认真设计。所以出现的设计稿其实就是目前很多平板跑步机的雏形。

一开始硬件制造就遇到了难题。因为最初的构想其实是从传统跑步机来的,硬件设计在思路上就受到了局限,做来作去其实也就是一个没有扶手的传统机器。而且因为没有使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所以出现的效果其实就是,除了形态上有所变化之外,其他还不如一个没有扶手的传统跑步机。

软件方面,以为比较了解,所以我们可以自己定义并考虑一些雏形,然后按照这个样子去慢慢实现,感觉就是相对还比较可控。但是硬件方面,一开始就很难控制了。

一晃到了 9 月,这个时候,硬件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软件已经通过各种 api 做出了模拟街景的效果,虽然这个最后也没用到。后来日天找到了尚老板,开始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型验证,即,用最薄的结构,套上跑步带之后实验是不是可以载动人在上面行走。

几天后,最原型的原型出现,其实两边就是一个 2cm 左右厚度的铝型材,前后套两个滚轴,然后套上跑带。具有极简的形态。然后初步的验证即让人站在上面,拧滚轴转动,看看是不是能带动人。初步的实验,结果是可喜的。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基本形态已经确定了。我记得那是一个下雨的周末,我们在合肥大铺头那个著名的烤鸭店吃烤鸭。然后看到这个形态,心里才觉得这个应该就是我们定义的形态雏形,而并不是简单将传统跑步机去掉扶手。

最基本的验证完成了,下面就是动力部分的验证。由于之前做过机器人,因此一开始我们的样品就用那里面的电机,我记得都是高精度电机。其实跑步机类产品用不了这样的精度。不过概念验证嘛,无所谓了。

第一个可以自动动的样品应该出现在 9 月底,那时候硬件团队也还在继续进行初版的样子。那天在瀚海星座有个集合,大家都在,分别看了最初没扶手的跑步机结构和这个新结构,大家都认同在这个新结构基础上继续,因此就算定下来了。这也是第一次运行,虽然声音,动力部分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总算可以动起来了。

那时候还是双电机方案,然后考虑到如此的轻薄,以及噪音等限制,结合前面的研发经验,估计要想跑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 pad 这个形态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叫 WalkingPad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