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智能商业》中点题的部分,实际上很简单,书里面也有总结,智能商业就是“数据智能”+“网络协同”。数据智能比较好理解,就是将商业所有环节中,能智能化的地方都全部智能化;网络协同可能理解起来不是那么直观,实际上在商业中,企业能做的事情很多,同时,企业不能做的事情也很多,最简单的说,不能把一个生态平台中的所有事情都做了,而是将最核心的平台搭建完成,其它事情,可以交给合作方来完成。具体起来,如果真要作为一个平台,必须要有合作方能很好的运用这个平台,并且在其中获利。所有的合作方其实但是分布式的,也并不受到平台的限制。而平台需要能更好的发挥协同体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垄断。而垄断,其实是一个伟大的企业所追求的必然形态。

数据智能

数据智能说得更加接地气和简单一点,可以是前些年国家大力鼓吹的“互联网+”。但是并不是说,传统企业做一个 app,或者弄弄线上商城,上个 ERP 什么的就是实现了这个。真正的数据智能是更加全方位的升级和改造。互联网企业也好,传统企业也好,如果说农业时代是经验时代,而工业时代是知识时代,而现在的信息时代就应该是信息时代。企业从产品到销售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实际上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放在以往,可能就淹没在芸芸中无法回溯和利用了。企业的判断还是利用一些经验和知识在判断。如果上下各种环节的数据都搜集起来,并且通过一些算法分类,统计和分析,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实际上互联网的出现,为产品的研发和迭代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同样是利用大量的数据,在产品研发,投向市场的时候,可以实时的监控用户的使用情况,从而反过来为研发做指导。这样的路径,在传统企业中是很难想像的。

所以本质上,数据智能解决的问题其实还是信息流通的问题,传统上,一方面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无法将所有的信息都有效的搜集,索引和分析,另一方面,因为信息也无法使用,或者即时搜集了海量的信息,也没有相关的工具来分析和使用,所以哪怕在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中,数据也不是完全打通的,存在很多的信息孤岛,这些孤岛的联通和形成有效的反馈循环,也正是利用数据智能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智能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存储,计算,算法,人工智能的进步,所有的一切都为数据智能化做好了准备。而这些也将成为企业最好的竞争力。更进一步讲,数据智能实际上依然是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决策从经验主义往数据主义的转换,这样的转换还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网络协同

实际上,在 KK 的名著《失控》中就提到了相关网络协同的概念,说简单点,就是分布式。《失控》其实书名翻译不好,准确的意思是“非控”,即不要去控制,而不是失去控制。而“非控”实际上就是网络协同的精髓所在了。网络协同的基础是要有一个平台,平台需要给个体提供巨大的机会,有了平台和机会,平台上的事务就会自行生长,而这些生长永远不是设计出来的。如果平台去遏制这样的生长,试图去控制它,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在所有的行业中,即使是提供终端产品的,也无法独自完成这个产品的每一个部分,因此需要协同。协同实际上就是分工更加细致产生的,在一个大环境和行业中,专业,专门的去做某一些事情,就能够提供独特的价值。传统的协同,是对于一个固定的目标,明确的方向上的各行其职,但是网络时代的网络协同,更进了一层。在这个升级的关系中,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数据的完善,终端的需求能够快速的反应到各个环节中,能最快捕捉到这个需求,并将其做到专业化,就能最快的获取相应的红利。传统的协同可能是后置的,其实依赖某一个特定的行业,行业发展起来了会带动专业分工的发展。而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协同,是反向的,各个生长点自行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平台的发展。

这种协同的出现以及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对应于效率的提升。当整体效率无法应对与专业化的效率的时候,谁能率先的提高效率,就能更好的抓住机遇。

整体评价

因此,整体来讲,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本质是极大提升信息的流通和使用效率,以及通过个体的分工,实现整体的效率。做平台,对于提升信息和效率,需要顺着来,而不是反着来。这个本质其实也能比较好的解释书中所讲的阿里,淘宝,支付宝的出现和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并没有比较新的观点。让人感觉新一点的 B2C,实际上是在当今社会,生产力过剩的情况下的一个典型和常规的应对策略,其背后的支持和发展,也没有跳出常规的范围。

这本书其实读下来让人感觉不上不下,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例如说了数据智能,说了协同,也说了平台需要这么做,否则会被这么做的平台干掉,但是又说了平台不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一开始就规划好做个平台,是很难成功的。这么一看,好话坏话都让作者说了。产生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忽略了做产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认为就是产品的产品力。做产品最最重要的是产品本身,如果产品本身不好,其它部分即使做得天花乱坠,都不可能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平台不是设计出来的,因为初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产品来吸引大量的用户,这个是基础,否则没有用户,何谈智能,何谈协同?所以说数据智能,或网络协同,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一些手段,在面对体量相对大的平台时候,这个才是关键,而如何到达这个阶段,这本书中完全没提到,这也能理解,毕竟是站在阿里的平台上。这是感觉这些理论往下缺少的一部分,而往上缺少的部分就更加严重了。实际上,随着技术和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脱离了最初开放的本意,而朝着更多更大的信息孤岛发展了。当今世界上的各大巨头,实际都在拼命的搜集数据,保存数据。如果数据全部保存在巨头手里,数据的归属和隐私本身就是一个很巨大的问题,另外如果全部 依赖数据,平台会垄断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其实会面临平台的伦理和选择问题。例如,是不是会有可能,平台实际上会限制或干预用户的选择,或不给选择。这些其实都是数据智能进一步发展之后必然面临的问题,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目前的百度已经有这样的问题了)。作为一本试图描绘未来的书,对这些闭口不谈,感觉说不过去。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曾教授行文的习惯,有时候一些不顾事实的鼓吹和呐喊段落,让人看起来直起鸡皮疙瘩。例如:

不夸张的说,如果有一天一切算法都骤然失灵,那世界即使谈不上毁灭,也会了无生趣。

“算法”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存在“失灵”不“失灵”的说法,另外即时将这里的算法理解成一个平台背后的基于数据的一些统算法,因为某些不可抗力,产生了这样的结果,那么后面这两句也未免太夸大其辞了。

为什么淘宝和谷歌这样的企业,一出现就能够对传统企业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打击…

说打击不反对,摧枯拉朽也不反对,但是不是“一出现”吧,总要讲究一点事实吧。